時光如梭,北京冬奧會已成功舉辦一周年,冰雪旅游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出游的重要選擇,是冬季旅游和冰雪經濟的核心引擎。當前中國冰雪旅游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,針對冰雪旅游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,結合社會經濟與市場發展趨勢,筆者認為中國冰雪旅游未來發展將呈現六大趨勢。
首先,產業深度融合。作為北京冬奧會的主要舉辦地之一,河北崇禮的冰雪旅游在深度開發旅游、休閑、度假等業態基礎上,延長冰雪旅游產業鏈條,與地產、制造、體育、會展、節事、教育、文化、演藝等產業深度融合。冰雪旅游高質量發展需要建筑業、裝備業、服務業等產業鏈條的有效銜接和深度融合。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和因地制宜的原則,加快推進冰雪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,加強冰雪旅游產業與關聯產業的聯動融合發展,打造冰雪旅游休閑度假產業鏈、冰雪旅游裝備產業鏈。

其次,實現四季運營。當前冰雪旅游場館的經營集中在冬季,這會造成人力資源和場館設施的閑置浪費。四季運營應成為冰雪旅游場館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選擇。可以立足中國旅游發展實踐,借鑒國際成功模式,開展春季踏青團建、夏季避暑度假、秋季觀景攝影等季節性產品,舉辦賽事節事活動,開展研學旅行教育、休閑露營度假等活動,打造“冬季冰雪+夏季度假+春秋宜游”的四季經營格局。
第三,冰雪旅游市場年輕化。《中國冰雪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(2023)》顯示,2022年滑雪場中20歲至30歲的消費者最多,滑雪成為90后、00后的運動“新寵”,冰雪旅游市場將進一步呈現年輕化的趨勢。很多地方都在積極培養學生參與冰雪運動的興趣和能力,使青少年成為冰雪文化傳播和冰雪旅游體驗的重要主體。
第四,消費群體大眾化。南方地區室內滑雪場、冰場、冰雪樂園不斷涌現,突破了氣候季節和自然空間的限制,更貼近消費市場。冰雪運動、冰雪旅游不再僅限于北方,也逐漸成為南方人民喜愛的活動。北方的雪村雪鄉、南方的室內冰雪世界等冰雪旅游場地已經成為城鄉居民本地游、周邊游的重要選擇,冰雪旅游消費群體呈現大眾化態勢。
第五,標準化和國際化。文化和旅游部、國家體育總局先后公布了兩批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單,共19家單位入選。按照冰雪旅游相關標準,建設高標準的冰雪運動場地、高水平的旅游度假設施和高品質的旅游服務體系,打造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滑雪旅游地,形成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國際滑雪旅游度假地體系,促進中國冰雪旅游走向規范化、標準化、國際化。
最后,發展數字化。加快發展數字經濟,推動冰雪旅游數字產業化是實現冰雪旅游高質量的重要抓手。一方面,數字經濟促進了冰雪旅游的勞動生產效率提升和新技術應用。例如,冰雪運動培訓機構借助互聯網平臺,將線下教學延伸至線上,緩解教練少、約教練難的困難;冰雪旅游場館應用人工智能系統,提升了游客的觀賽體驗效果。另一方面,冰雪旅游目的地政府、冰雪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合作,采用數字化技術和方式建設冰雪旅游項目,促進冰雪旅游城市高質量的建設、經營與管理。
返回列表


